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6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3-02-23中证投资参考(星期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02-23 08:4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导读】

>民用市场加速开启 华为多项卫星通信专利公布

>美拟对华禁运脑机接口技术 行业公司或引关注

>“播雨”减灾三年计划出台 新型装备列装提速

>需求陆续释放 水泥行业春季躁动行情仍可期待

【中证视点】
民用市场加速开启 华为多项卫星通信专利公布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显示,2月17日,华为申请的“一种卫星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的发明专利,及与卫星通信相关的,多达6项发明专利密集公布。专利申请文件显示,这些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与卫星,尤其是与北斗卫星之间通信的传输方式、信息压缩、传输速率、传输安全等问题。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华为已经累计申请与卫星通信相关的发明专利近百项。

  另据了解,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将在2月27日至3月2日于巴塞罗那举办。业内人士预期,华为P60和华为Mate X3都有可能在MWC上亮相,两款手机都有望采用第二代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增加语音通信和双向互发短信功能。除了华为,荣耀、中兴等手机厂商均有望在今年新款手机上搭载卫星通信技术;高通在CES 2023期间推出骁龙卫星通信技术,该技术为首个全球覆盖的双向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将于2023年下半年随搭载第二代骁龙8旗舰移动平台的终端上线。行业普遍认为,2023年到2024年,卫星通信或将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

  点评:近年来智能手机产业链不断探索卫星通信,标志着卫星通信应用场景已由军用需求逐步拓展至民用市场,千亿美元市场加速开启,这将促进全球及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提速,利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此外,北斗短报文作为初级的卫星通信,有望率先成为卫星通讯的实现手段之一。可关注:华力创通(300045)研制的卫星通信产品已经在国内政府应急、航空、边防、电力、林业、水利、气象等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公司正在筹划开展北斗三号短报文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的研制;云鼎科技(000409)成功研发北斗三号短报文终端,依托北斗卫星系统实现应急救援、应急报警、位置上报等功能,去年10月公司还与华为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另外,随着北斗三号短报文业务在消费市场的不断渗透,将带来支持RNSS/RDSS双模应用的短报文芯片的大量需求,可关注海格通信(002465)、北斗星通(002151)等。

【热点聚焦】
美拟对华禁运脑机接口技术 行业公司或引关注

  据美媒报道,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强化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制裁,继去年10月出台限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和超算等相关技术所需的芯片技术后,目前正在考虑在脑机接口(BCI)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技术禁运。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本周将举行两天会议,为可能将制定的出口管制措施征询专业意见。

  据悉,脑机接口是当前脑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方向。根据研究机构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今年2月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17.4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6.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2.36亿元),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15.61%,市场潜力巨大。

  相关“脑机接口”公司中,汉威科技(300007)脑机接口是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的在新型柔性触觉传感器类脑交互方面的一个应用,也是能斯达未来关注和布局的方向之一;浙版传媒(601921)参股柔灵科技,标的是一家专注于脑科学、脑机接口研究,并将脑机技术与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公司。

【产业观察】
“播雨”减灾三年计划出台 新型装备列装提速

  近日,中国气象局出台《人工影响天气“播雨”减灾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规范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多领域、多种类、全方位的人工影响天气新型工作体系。该计划提出,将完善业务布局,在西南、华北、东南区域重点打造7个试验示范基地,提高以智慧为主要特征的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为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国家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提供强有力保障。“播雨”计划还明确,将加快列装高性能增雨飞机等新型作业装备,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全国年均人工增雨影响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以上。早在2016年9月“空中运河”工程论证已经启动,所谓“空中运河”是指通过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和输送格局,实现全国打发为的降雨量人工再分配。2018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证实,已经正式启动天河工程相关的卫星和火箭研发、研制工作。如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从抗旱减灾向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等重要领域拓展。

  上市公司,新余国科(300722)自主开发的BL-1A型、BL-1B型、BL-2A型、BL-3型、BL-4型增雨防雹火箭弹均已获得中国气象局颁发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为该产品在气象环境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服务和保障;中天火箭(003009)增雨防雹火箭及其配套装备业务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行业第一。积极参与国家“天河工程”的项目实施,探索并研究人影火箭在防止雾霾、改善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北方导航(600435)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系统2015年已完成了作业系统和探测系统的设计鉴定,并且作业系统通过了成果鉴定。

需求陆续释放 水泥春季躁动行情仍可期待

  水泥价格上周探底回升。据中国水泥协会,2月13日至19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年内首现回升,全国水泥市场价格指数424元/吨,环比上涨1.35%。业内人士表示,2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缓慢恢复,不同地区企业发货率环比提升10-30个百分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企业出货量普遍恢复到4-5成;西南川渝地区可达4-6成,云贵2-4成;京津冀2-3成。而库存方面,2022年年底至今水泥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加之企业加大错峰生产力度,短期水泥价格仍可谨慎看多。

  从上游来看,根据百年建筑网第三期春节后工地开复工率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为76.5%,环比提升38.1pct;全国工程项目劳务到位率68.2%,环比提升24.9pct,项目开复工率在劳务到岗情况提振下明显提升。分板块来看,房建、基建、市政开复工率分别为77.1%、76.6%、75.4%,环比提升37.9pct、34.5pct、43.2pct。在中央内预算内投资逐步下达、专项债资金逐步到位的情况下,基建、市政项目劳务返岗意愿明显更强,建设进度有望持续加快。在此背景下,水泥春季躁动行情仍值得期待。

  可关注华新水泥(600801)、西部建设(002302)等。

【行业动态】
华龙一号再传喜讯 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2月21日华龙一号再传喜讯,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内穹顶吊装是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标志着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由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转入安装阶段。作为海南省重大能源工程,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台机组每年预估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海南省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的成果,也是中核集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成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力,被誉为国家名片。据了解,目前海南昌江核电基地1、2号机组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机组WANO指标保持满分,核电二期工程、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形成了“双龙齐飞,三堆共建”的良好格局。

  相关公司中,中国核建(601611)是我国核电建设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建设者,承建的海南昌江核电1、2号机组已投入运营;并正在进行3、4号机组的工程建设;中核科技(000777)积极推进核电关键阀门国产化的工程应用,公司研制的主蒸汽隔离阀在“华龙一号”首堆示范项目应用,爆破阀将应用到CAP核电项目,公司在核电站用关键阀门具备了国内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动力电池回收提速在即 产业链龙头有望受益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在《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平衡好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与环境目标已迫在眉睫。对此,一是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从市场、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强化电池流向管理。二是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构建涵盖梯次利用、材料循环的标准体系。三是支持产学研融合发展,鼓励校企合作,推进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与市场应用。四是加快动力电池碳足迹方法论研究,将回收利用环节纳入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提升出口电池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8年开始我国进入动力电池退役期,当年退役量达7GWh,到2020年有25.6GWh的动力蓄电池退役,估计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复合增加率将到达58.2%,对应的市场空间超千亿元,产业链龙头有望受益,建议关注格林美(002340)、光华科技(002741)等。

【信息追踪】
换电业务规模扩张加速 蔚来新增千座换电站

  蔚来21日宣布2023年换电站建设目标,由原定新增400座,提升至新增1000座,2023年将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其中,约600座为城区换电站,将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但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约400座为高速换电站,将加快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布局速度。

  近两年蔚来十分重视换电技术的研发和换电站的建设布局,其运营换电站数量迅速增多。2021年便超过奥动成为我国运营换电站数量最多的运营商,并快速布局换电站。如今换电业务新目标确定,不难看出,蔚来的换电业务规模扩张已经提速。另外,据天眼查App显示,2月21日,蔚来换电定位专利获授权,可避免电池损伤。

  点评: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电池补能效率的需求也逐步上升,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并得以推广。2019年至2022年,我国换电站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换电站保有量增至1973座,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2%。未来,随着换电技术的逐步升级和推广,换电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善,换电车型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车型,继而拉动换电站需求扩张。

  可关注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科大智能(300222)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换电站领域的企业,公司在人才积累、技术沉淀、产品迭代升级等方面拥有先发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已迭代5次。公司换电站业务目前包括蔚来等新能源领域头部车企;博众精工(688097)率先提出换电模式的蔚来汽车提供全自动充换电站,在充换电站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上一篇:【九点特供】全球首个!华为获颁智能组串关断SSLD技术认证;首个新能源配储标准来...
下一篇:2023-02-23时报财富资讯(星期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5-2 00:55 , Processed in 8.25034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