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47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储能王者”来了!全球最大钒电池项目并网在即 行业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低于锂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02 00:30: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钒液流电池近期频频传出新消息,而全球最大钒电池项目即将并网。

9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共同参与的百兆瓦级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预计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该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个100MW级大型电化学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总建设规模为200MW/800MWh。本次即将投入使用的是该电站一期工程,规模为100MW/400MWh——换言之,电站额定功率为10万度电/小时,最多可存放40万度电。按照中国居民日常生活每日人均用电2度左右计算,电站可供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

此外,就在9月28日,红坪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也在湖南省吉首市签约。该项目将建设100MW/400MWh长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按容量分阶段建设。其中第一期50MW/200MWh电站项目,总投资6.8亿元,预计2023年6月底全容量建成并网运行。

9月20日,国内首个GWh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开工,为新疆察布查尔县25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10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装机规模为100万千瓦,储能方面采用250MW/1GWh全钒液流电池,项目计划2023年年底前并网。

同月,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也迎来首个GWh级别集采——中核汇能日前发布2022-2023年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集中采购公告,总储能规模5.5GWh,是今年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储能系统集采。集采的三个标段之一,便是1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再将时间线拉长,2021年以来,国内已有数个大型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启动。



全钒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形式的一种。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主流还是锂电池,但全钒液硫等其余储能技术也已逐渐进入市场视野。

国泰君安指出,作为“储能王者”,我国全钒液流电池已处大规模产业化前夜。未来,钒电池将全面领先锂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预期2025年钒电池在储能领域渗透率有望达15%-20%。全钒液流电池或是大规模储能的最佳选择。



中泰证券9月25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钒电池初装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据已披露具体投资金额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项目总投资成本在3.8-6.0元/Wh。但由于钒电池循环寿命长,若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钒电池成本在0.3-0.4元/Wh,低于锂电池成本(0.5元/Wh左右)。

EVTank发布的《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预计, 2025年国内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2.3GW,2030年新增量将达4.5GW,届时钒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将达24GW,当年新增市场规模将达405亿元。

全钒液流电池渗透率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兴业证券认为,电池端和材料端相关企业都将充分受益,具体来看——

1)电池端:技术壁垒较高,具有技术积累和资本优势的行业龙头将保持长期竞争力,受益标的包括上海电气;

2)材料端:原材料成本是制约全钒液流电池快速放量的核心因素,具有规模优势、研发能力和资源优势的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受益标的包括攀钢钒钛、河钢股份、中核钛白;隔膜环节受益标的包括东岳集团;

3)其他液流电池技术:铁铬电池未来也将成为长时储能新兴技术,铬盐加工能力可能成铁铬瓶颈,建议关注振华股份。



上一篇:前三季度7只银行股涨超10% 成都银行涨逾40%成“牛股” 四季度银行股怎么走?
下一篇:“芯荒”变“芯慌”!业绩暴跌、支出锐减 半导体凛冬下巨头也难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网站地图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5-5-1 19:30 , Processed in 8.37451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