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二,当上证指数在离3200点整数关仅一步之遥时,由于成交量不济,连续三天都出现跳水,走势相当疲软,5天的日均成交量萎缩到3840亿,市场又被悲观气氛笼罩。
周五下午2点以后,靠大幅拉升石化双雄等权重股,上证5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才得以大涨,四指数全部由绿翻红。如何看待这种盘面现象呢?
市场存量资金流失严重
从1月25日最高点开始暴跌,到本周五收盘,上证50从3202—2740点,跌15.42%;沪深300从4403—3903点,跌11.35%;上证指数从 3587—3193点 , 跌10.98%;深成指从11633—10672点,跌8.26%;中小板从11552—10824点,跌 6.3%;创业板从1852—1836点,跌0.86%。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队和主力机构的资金获利出逃。三个大盘股指数的跌幅目前高达11%—15%,可见出逃的大资金一去不复返。而从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较小的跌幅可以看出,暴跌后资金主要回流深市的三大指数,尤其是中小创。
大盘的失血还表现在,这三年发行的700多家新股的小非和部分大非的减持,定增股解禁减持,吸纳了市场大量热钱。
再者,今年新股发行的数量虽然明显减少,但单只新股的融资额却变大了。仅一只独角兽富士康就融资274亿,超过了今年发行的41只新股的总和。药明康德虽然首期发行规模较小,才20亿出头,但上市后连续涨停至今,流动市值就达到68亿,总市值高达693亿。它们的“吸血”是以其它股票的“失血”为代价的。
此外,还有一些股权质押股和违规信托资管股在悄悄地强行平仓。
从外部环境看,近期的债权市场持续暴跌,一些债权基金和债权股票混合基金净值普遍跌掉20%,也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对持有的A股大盘股进行减仓。
上述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本周成交量持续萎缩到3000多亿,以及大批股票跳水。
增量资金入市将封杀下跌空间
再过9个交易日,A股将纳入MSCI指数。入摩后对A股的作用有多大?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A股入摩,是A股国际化的“成人礼”,正如当年韩国入摩一样,将引发一轮大牛市。
另一种观点认为,A股入摩后,将会刮起“价值风”,重现去年大盘股、白马股领涨的局面,重现“二八现象”。
再一种观点认为,由于A股已是世界第二大市场,靠今年纳入MSCI后的1000亿新增资金,并且是以低吸中线持有为主,改变不了56万亿市值A股的既有走势,不会造成A股风格切换。A股仍将按照既有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的态势走。入摩的积极作用,可能要在5到10年后,才能明显见效。
第四种观点认为,MSCI的234只成份股,入选的标准主要是盘子大、流通性好,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A股最有价值的股票。未选入的机会未必小。
第五种观点认为,A股入摩可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加固3000点大底部,并引领内资逐步抬高底部。不会出现234只成份股上涨、多数股下跌的情况,而是价值股和成长股的价值中枢轮番上移的格局。
我倾向于第五种观点。理由是:虽然MSCI指数首期纳入A股占比仅2.5%的因子,能带来的资金只有500亿元左右,但9月1日以后,还有500亿进入。数量虽有限,但毕竟是新增资金。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扩大金融对外开放,RQFII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5月上旬,中国同意给予日本2000亿元人民币R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至此,RQFII试点地区已扩展至19个。
这些外资总量,在A股市场已成为不容小觑的力量。随着这些资金的陆续进场,必会对国内资金带来乘数效应,带动大盘逐步向上。当然,指望它们能填补国家队减磅造成的资金“窟窿”,短期内将3个大盘股指数恢复到1月25日的高点,难度很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底部正在抬高,多头市场有望维系
前几周的周评,我已对3041点是政策底、估值底、市场底,做了详细的论证,在此不赘言。我想说的是,目前,大盘的底部已抬高了100点,在3130点—3150点区间加固底部。理由是:第一,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4%,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4%,持续处于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份达到了112.3%,也是今年来的高位。随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这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7年净利润增长18.36%,大大高于2015年和2016年的0.34%和5.3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37%,显示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逐年高增长。2017年度分红1.12万亿,近期即将实施,买入者一两月便可享受一年的红利,性价比甚高。
第三,A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截止5月17日,A股整体市盈率为17.46倍,上证50、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0.25倍、12.66倍,均低于同日美国道琼斯指数20.43倍和标普500指数21.82倍的估值水平。这显示,A股的估值不仅接近历史最低,而且早已与国际股市估值接轨,并成了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
第四,大盘指数已连续10天收复并站稳五周均线(周五位置在3120点)。假以时日,相信能重新收复3200点平台。
注意从两条战线上选股
一是从234只MSCI成份股中去选股。包括:连续调整了3个月的大盘股、白马股。尤其是超低估值的银行股、地产股,比较能引起外资的兴趣。
估值较低、股价较低、去年没有大涨、盘子适中、近期底部放量的二线蓝筹股。尤其是业绩能持续高增长的化工股。
二是新经济股、独角兽股、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高成长股。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股,如芯片、软件、集成电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现代服务等。
虚位以待入摩,缓上3200点
鉴于本周各收盘指数与去年年底的收盘指数已比较接近,离大多数人今年解套的位置,已经越来越近,上行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大盘不能走快步,只能是震荡缓上。
另外,6月1日是A股纳入MSCI指数的日子,不等于外资必须快速建仓。逢低吸纳是所有理性投资机构的首要原则。因此,不能将大盘指数拉得很高后,指望外资来为A股的投资者抬轿。
在我看来,A股在3200点以下多停留,将3250点一线盘扎实,维系多头市场,让外资进场是比较明智的。 |
上证指数, 上证50, 沪深300, 创业板, 新股发行, A股, MSCI, 白马股, 上市公司, 大盘指数, 蓝筹股
上一篇:股市晚参 2018-05-18下一篇:疯狂的苹果与“流口水”的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