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家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5928|回复: 4

中证投资参考2020-07-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07-29 22: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导读】
>智慧交通关键年、车路协同千亿级市场空间打开
>主产区多遭遇洪涝灾害、优质稻谷存在涨价预期
>特斯拉国产零部件将达八成、产业链迎实质利好
>无人化农业设备需求旺盛、龙头公司或从中受益

【中证视点】
智慧交通关键年、车路协同千亿级市场空间打开
----------
日前,交通运输信息化专家、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来到北京市顺义区深入智慧交通一线实地调研。重点调研了5G商用车路协同示范路首次落地的自动驾驶,对逆向超车、盲区变道、绿波通行、超视距监测等多个场景提出指导,高度肯定了整个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全局协同设计。这也是国内混合交通场景下首次成功落地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自动驾驶。
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向交通行业融合,“新基建”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其中,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作为传统交通运输行业与新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智慧交通的重要支撑。2019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上迈出新步伐。2020年也因此成为智慧交通落地的关键年。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通知》。通知指出,要推进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推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接着,7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中再次提到,加快交通、水电气热等市政领域数字终端、系统改造建设。可以预计,围绕产业发展的政策还将不断出台。从产业引导方面将进行多项支持,行业发展路径有望进一步明确。同时,围绕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力度也将得到加强。
目前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大约为14万公里。行业测算显示,建设“智慧高速”进行车路协同的“路侧”改造,一般的硬件和改造成本约为几十万到一百万/公里,以此计算,车路协同光在“智慧高速”的改造上是一个千亿级市场,如果加上车路协同在新建高速上的部署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这个市场还有望获得进一步拓展。如果将城市路网的车路协同建设/改造也算上,那更是一个难以估算的市场。
1)金溢科技(002869)牵头成立的“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作为车路协同领域唯一一个部级行业研发中心,积极履行义务,引导并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验证工作。公司车路协同系列产品都是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2)万集科技(300552)首条基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智能化城市道路在江苏盐城开通对外试运行,道路采用了全球首创的V2X+3D激光雷达路侧智能感知方案,是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开通的基于道路智慧化的自动驾驶示范区;
3)高新兴(300098)与百度在智能交通生态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联合提供关于车路协同、智能信控、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市场。

【热点聚焦】
物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相关概念股受关注
----------
29日,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正式发布“物联网分布式账本”白皮书,白皮书首次发布物联网分布式技术的标准和基础架构,白皮书由IIC分布式账本工作组发布,由IoTeX、华为和亚马逊联席主席发起并草拟,其它来自PWC、IGnPower、 iExec等企业的专家共同撰写,重点介绍物联网领域的企业规模化部署和企业案例。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预测,2017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为15.35亿个,2020年将较2017年增长160.59%,达到40亿,其中蜂窝物联网10亿(占比约25%),较2017年增长203%。蜂窝物联网已加速,15-17年连接净增分别为0.39亿、0.65亿、1.7亿。当前物联网设备爆发式增长得益于5G的迅猛发展。据悉,上半年我国5G用户已经破亿,运营商已建成的5G基站超过25万个,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将建设5G基站超过60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建设提速不仅加速通信行业自身发展,其溢出效应也将推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
标的可关注:
广和通(300638)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块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期通过收购Sierra Wireless车载前装业务,进一步扩大其在“5G+车联网”先发优势;
移远通信(603236)全球领先的物联网通信模组厂商。

【产业观察】
主产区多遭遇洪水侵袭 优质稻谷存在涨价预期
----------
在28日国家临储稻谷拍卖中,黑龙江产区14年产稻谷如期的以100%成交率收官,但从实际成交的价格来看,部分标的溢价已达到了500元/吨。部分地区反馈,米企已陆续接到订单,开机率在上升中。
另外,据应急管理部消息,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385.7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478千公顷。洪水重灾区为水稻主产区,预计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早稻收获已经进入下半场,早稻大量上市,从价格上看,开秤价比2019年略高一些,每斤高出3-4分钱。
关于后市,机构认为水稻后市仍有上涨的趋势。一是今年托市价格上调,即早籼稻上调1分,收购价三等1.21元/斤;中晚稻1.27元/斤,上调1分。二是年初至今,大豆、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稻谷也有走强的动能。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确定要提前启动水稻托市收购,为了减少灾区农民损失和尽快变现,也将对稻价有一定推动。
可关注隆平高科(000998)、神农科技(300189)等。

转基因研发力度不断加强 商业化提速可期
----------
28日,中概股奥瑞金种业盘中突破14元/股,股价触及一年内高点,前一交易日大涨近30%。而从4月中旬至今,奥瑞金种业股价涨了约4.4倍。奥瑞金种业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近日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签订转基因大豆育种与产业开发合作协议。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饲用作物,市场需求巨大。我国自产大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每年需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主要大豆生产国进口约8000万吨左右才能实现供需平衡。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改良和培育优良大豆新品种,增加单产、降低生产费用并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对于解决我国大豆短缺,增强大豆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转基因技术是我国玉米、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2020年至今已颁发5个转基因品种证书,这在历年都是罕见的。
大北农(002385)在大豆和玉米两个品种的生物技术研发上已取得稳固的先发优势,目前两个转基因玉米性状 DBN9936 和DBN9858已取得安全证书,转基因大豆性状DBN-09004-6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种植许可,并进入安全证书(进口)批准清单;
荃银高科(300087)已于2015年牵头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农业部“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项目”已实施完毕,相关验收材料已报送至农业部。

【行业动态】
特斯拉国产零部件将达八成、产业链迎利好
----------
特斯拉近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显示,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9%。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特斯拉电动汽车总产量为82272辆,环比下降20%。其中,第二季度Model 3/Y产量75946辆,Model S/X产量6326辆。特斯拉今年仍目标交付100万辆电动汽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二季度特斯拉在华交付量为3.1万辆,占全球交付量3成。特斯拉二季度在华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得益于上海工厂的产能提升。眼下,上海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正在建设,首批计划在2021年交付。此外,据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上海工厂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每月提高5-10%,到今年底国产零部件率将达到80%,甚至更高。随着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零部件率的提升,国内特斯拉产业链公司迎来实质性利好。
横店东磁(002056)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公司磁性材料产业的核心客户以全球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先企业为主,如华为、特斯拉等;
保隆科技(603197)为特斯拉提供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产品。

微软成功测试氢燃料电池、可为数据中心供电
----------
日前,微软宣布已经成功测试氢燃料电池(250千瓦),为一排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连续供电48小时。微软正在考虑将氢燃料电池作为柴油发电机的替代品。
微软认为,柴油发电机很昂贵,而且它们在99%以上的寿命时间里都是不工作的。由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在过去几年中大幅下降,微软现在正在探索将其作为一种替代品。根据微软此前的规划,在2030年时,不论是微软、微软的供应链或价值链的碳排放都将减少一半以上,明年起将把对供应链的减碳要求列入采购程序,并将投资新减碳与除碳技术的研发。
氢燃料作为理想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大力扶持,相关上市公司中:
大洋电机(002249)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之一,相关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模组、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
动力源(600405)在氢能源电控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氢燃料DC/DC电源客户覆盖率80%,市场占用率近50%。

【信息追踪】
无人化农业设备需求旺盛、龙头公司受益
----------
2020年的植保无人机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来自大疆农业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全球单年作业面积已突破2亿亩次,全球发货量突破3万台。销量已全面超过2019年。作为植保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销量的持续增长表明,机械化、智能化依然是当下中国农业的大趋势。
另外,农业无人机领军企业极飞科技28日在广州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农业无人车平台“极飞R150农业无人车”。在此次发布会上,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透露,由于无人化农业设备需求旺盛,2020年上半年成为极飞科技营收增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赛为智能(300044)赛鹰植保无人机助力巴基斯坦蝗灾防控。
隆鑫通用(603766)通用动力系统与植保无人机的龙头生产商,自主研发的XV-2植保无人机最大载重量70公斤,是目前国内唯—一款适合大田作业的农业植保无人机。



上一篇:特种水产饲料龙头获超百家机构调研,海外疫情限制水产品进口,国内供需出现缺口
下一篇:时报早知道2020-07-30
发表于 2020-07-30 05: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论坛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07-30 07: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07-30 0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07-30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今日股市|网站地图|股民学校|手机版|小黑屋|股民大家庭 |Sitemap24小时在线客服

GMT+8, 2023-9-24 05:04 , Processed in 2.39913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股民大家庭

© 2007-2019 www.gupiao16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